我國工程機械標準化與國外相差較大
技術標準在國際貿易和各國經濟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貿易組織(WTO)通過簽署技術貿易壁壘協議(TBT)等方式,把標準提升到了國際貿易游戲規(guī)則的地位,標準成為國際貿易中供需雙方簽訂合同所必需的基礎性文件,從而使標準具備了更為重要的屬性——貿易屬性。發(fā)達國家紛紛以技術標準,尤其是涉及國家、人身、財產、環(huán)境安全的技術標準為依據,強化其經濟和技術在國際事務中的競爭地位,削弱發(fā)展中國家的成本優(yōu)勢,使國內企業(yè)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的標準化水平與發(fā)達國家相差30年,高新技術等領域標準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目前,我國企業(yè)還沒有樹立“標準也是生產力”的意識,對于標準的制訂,往往都是主管部門熱情高,企業(yè)冷漠。不少企業(yè)認為,營收多不多,利潤好不好,主要看產品,產品賣出去了,錢就來了,投資回報遠比生產標準要高。可事實上,缺乏標準的后果會讓企業(yè)支付更大的代價。在這方面,我們曾吃過不少苦頭。俗話說“三流企業(yè)賣產品、二流企業(yè)賣品牌、一流企業(yè)賣標準”。標準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準誰就能擁有市場??梢?,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角度,還是從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角度看,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
工程機械標準存在三大問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會2006年的工作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標準存在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標準更新不及時,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等三方面問題。報告認為,當前工程機械行業(yè)標準整個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計劃經濟的色彩還比較濃厚,和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體系內容差距較大。涉及安全和環(huán)保類的標準嚴重不足。標準更新、修訂不及時,很多標準內容陳舊,新技術的內容反映很少,大約有75%以上的自用標準是2000年前制訂而應該修訂的老標準,標準滯后產品發(fā)展的情況比較嚴重。另外,標準的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專家表示,工程機械產品標準在保證產品的安全和使用者安全,引導產品發(fā)展,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的發(fā)展或淘汰落后產品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科學的行業(yè)管理及建立進口產品技術壁壘的依據。標準對行業(yè)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針對工程機械行業(yè)標準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會提出,希望工程機械全行業(yè)進一步重視標準工作,尤其是大型骨干企業(yè),作為標準工作的主力,應配備穩(wěn)定、稱職的專職標準工作人員。
國內工程機械標準差在哪里
據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林建榮介紹,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機械產品標準化工作存在5個方面的差距。
(1)對技術法規(gu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定位一直不明確?,F行技術法規(guī)沒有形成體系,存在管理混亂和透明度低的問題,認為強制性標準就是技術法規(guī),混淆了行政規(guī)定與技術文件的概念。
(2)推薦性標準沒有采用國際標準且標準水平較低的產品很多,按國民待遇原則,進口產品也應享有境內產品相同待遇,標準的差異導致產品質量水平的差異,必然會對國內產業(yè)形成沖擊。
(3)合格評定機構的非選擇性、認證收費的內外差別和缺乏有關信息,違背了國民待遇原則、無貿易障礙原則和透明度原則。按中國加入WTO的承諾,認證機構的選擇應由申請人決定,認證的標志、收費、受理期限和程序應統(tǒng)一,認證機構的選擇也與產品的生產地無關。
(4)認為國際標準不具有先進性。其實國際標準是WTO所認可的規(guī)則,其在國際范圍內的通用性正是其無可替代的先進性。國際標準大多數都是方法標準、術語標準和安全標準,雖然這些安全性能指標不像產品的使用性能指標那樣易于判定,但是對于在國內產品上根本沒有安全性能指標的要求,國際標準安全性能指標水平其實非常高。土方機械現行制修訂標準中對司機視野、司機室環(huán)境、司機安全保護裝置和事故防止裝置均提出了要求和試驗方法。在標準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利用數字化功能樣機進行試驗已成為必要的手段。如“小型挖掘機的傾翻保護結構-實驗室試驗和性能要求”項目,為確定試驗載荷,利用虛擬樣機軟件ADAMS和有限元軟件ANSYS建立了挖掘機模型并進行了仿真實驗,得到不同工況下的載荷參數。
(5)認為中國需要獨立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標準,并認為這是所謂建立“規(guī)則壁壘”的正確途徑,甚至一些高層領導也有這種思想。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非常危險的,按照WTO的規(guī)則參與經濟全球化,中國原有的產業(yè)結構、產品結構乃至體制也必然要發(fā)生重大變化。研究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發(fā)展動態(tài),跟蹤和趕超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已成為新形勢下中國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用戶需求決定產品標準
據專家介紹,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經濟里,企業(yè)將直接根據市場需求、用戶合同和技術協議以及政府規(guī)定的法規(guī)進行產品開發(fā)與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標準需要“幫助而非完全”解決個問題。如產品檢驗,產品檢驗、產品合格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現代產品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ISO9001系列國際標準所倡導的過程控制(非結果檢驗),實際上,產品的整機質量形成開始于產品零部件的制造過程之中,產品檢驗、產品合格(評判)也應該在制造過程中進行。因此,在產品設計里,首先應該對整機性能參數有一個完整的描述,如整機重量、發(fā)動機功率、工作范圍的尺寸,行走速度等,這稱之為整機規(guī)范;如果把產品整機與其中的零部件同樣看待,就可以按零部件檢驗的辦法進行檢驗,采用工藝檢驗卡或檢驗規(guī)程來對整機進行檢驗,所依據的就是產品總圖里的整機規(guī)范要求。
另外,產品的用戶合格評定涉及許多步驟,首先用戶應根據廠商的產品樣本及與廠商銷售人員會談確定選購機器的性能參數,然后再與廠商訂好購貨合同,在合同上和合同的附件技術條件中對產品的各種參數和合格評定方法進行規(guī)定。用戶可以根據合同或附加技術文件對最終交貨的產品自行檢驗或委托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對交貨產品進行檢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用戶可以要求企業(yè)對合同和合同技術條件進行合格保證承諾以確保產品的交貨質量。實際上用戶最關心的質量問題是機器的可靠性和壽命問題。然而,可靠性和壽命指標不能夠直接檢驗。用戶應該明確這樣一個概念:產品的質量是與廠商的技術水平和質量保證體系有關,產品質量的好壞不是一個產品標準能控制的。要保證所采購產品的質量,應該從廠商的聲譽、品牌以及廠商的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健全及有效來選擇。用戶可自行或請第三方對生產廠商質量保證體系進行認證。對于產品在使用中發(fā)生的質量問題,用戶可依據合同和質量保證書及技術文件對生產廠商提出索賠要求。
專家強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標準通常有以下幾個用途。
(1)作為技術法規(guī)的技術基準來規(guī)范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對工程機械的安全、環(huán)保等提出要求。
(2)各相關行業(yè)間為了更好地協調相互的接口,制定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
(3)在工作中經常重復應用的一些技術條款,制定成標準后,可以方便地引用,簡化技術文件。
(4)在一個大的組織內部協調工作,用標準規(guī)定術語,使同樣的敘述表示同樣的意思,不至于造成誤解。典型的例子是各公司的制圖標準。
專家強調,先進的產品應是從用戶需求中來,而不是從標準來。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們的市場規(guī)則也在逐漸調整,以適應國際化要求。從按標準生產到按市場需求生產,再到按用戶要求生產是一個飛躍。用戶在引導這一變化,廠商要跟上這一變化,政府部門也要適應這一變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